两会聚焦 | 数字文旅大步迈进

两会聚焦 | 数字文旅大步迈进

2024-03-18

来源:中国旅游报社

开年以来,各省市文旅产业迎来“开门红”,经济恢复快速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文旅的诸多热点话题得到代表委员的持续关注与广泛讨论,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民族地区如何更好发展旅游业提出建议并表示,旅游业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建议各地加强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为主题的公共文博设施建设,加强对相关考古成果的开发利用和展示传播,打造富有特色的青少年研学项目,推出相关旅游线路,讲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文博场所高标准打造主题展览项目、开发主题文创产品,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变成有形有感有效的展示场景,转化为可触可传的创意性体验,将博物馆建设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

“乌兰牧骑意为‘红色的嫩芽’,又叫红色文艺宣传队。多年来,乌兰牧骑积极开展文旅融合尝试,切实发挥传播红色文化、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乌兰牧骑副队长何买拉苏介绍,乌兰牧骑利用戏曲、舞台剧、歌舞剧、小戏小品、歌舞等形式,推出了众多融合创新的演出项目,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红色旅游规范化发展水平。

 

“哈尼梯田不仅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全国政协委员、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杨钰尼介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哈尼梯田保护区十大片区整体保护利用良好。当地依托梯田景观和特色民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群众获得了保护哈尼梯田遗产带来的实惠。她介绍,近几年,自己和团队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学,培训多批少数民族学员,吸引游客从看风景到领略民族文化,提升了当地旅游吸引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民族节庆、民俗活动、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和活态利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带动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挖掘、传承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我们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不断擦亮‘旅游 民族风情’金色名片。”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朱学良介绍,借助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机遇,杜尔伯特放大冷水鱼、雪地温泉、民族风情组合优势,推出雪地赛马、冰雪渔猎等活动。下一步,将持续释放特色文旅溢出效应,赋能一二三产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介绍,云南省建水县居住着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非遗资源。近年来,当地发展“非遗 旅游”,迎来各民族游客。“少数民族非遗进入旅游场景、融入旅游过程,不仅可以为非遗活态传承增添内生动力,还能够增进游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发展非遗旅游对促进文旅消费、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探索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加强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打造非遗特色文旅融合示范区,鼓励开发‘非遗 研学’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民族特色是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的鲜明底色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及永乾认为,对于民族特色突出的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也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建议抓实宣传推介,拓展交往交流交融契机,通过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旅游咨询推广、旅游惠民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抓实景区建设,形成交往交流交融格局,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景区建设各方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品牌;抓实盘活资源,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水平,打造民族特色夜间消费空间,策划推出相关旅游线路产品等。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延边歌舞团副团长咸顺女说,延边特色鲜明的朝鲜族服饰、美食、音乐、民俗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涌现出一大批网红打卡点。通过旅游交流,各民族同胞增进了情谊。2023年,我们在线下开展创新的同时,还通过直播方式向观众展示延边民族文化,推介文旅资源,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在线上不断延续。

同时面对我国旅游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绿色旅游发展刻不容缓。绿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三位一体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其中包括“效率、和谐、持续”三位一体的旅游目标体系,“绿色空间、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三位一体的旅游结构体系,“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旅游发展体系。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或具体实施方案,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