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显成效 贵州全域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融合创新显成效 贵州全域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2020-07-25

来源: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云海绕古城 何昌华/摄

炎炎盛夏,23℃的贵州满眼青山,处处绿水,呼吸皆爽,惬意怡人。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消息的发布,沉寂近半年的文旅业被激活,享有“避暑胜地·度假天堂”美誉的贵州,成为众多游客跨省出游的首选。在系列优惠、贴心的避暑旅游季活动吸引下,省外游客纷纷开进贵州,在神奇秀美的山水景色中徜徉,享受凉爽的美丽邂逅。

镇远古城

近年来,贵州把大旅游作为全省“三块长板”之一,明确提出要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凭借多维立体的便捷交通,贵州和世界的沟通更加快速,围绕交通线路打造山地特色旅游产业带,成为贵州休闲旅游的新风尚。以“多彩贵州”为核心标识的文化旅游品牌越擦越亮,旅游业井喷势头持续强劲,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壮大。

避暑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盛夏到来,又一场由省委、省政府精心部署的“清凉”营销大幕,正在盛大开启。

荔波小七孔景区乌蒙大草原景区

为推动这一目标完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贵州省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打造避暑省、温泉省、索道省、桥梁省、山地户外运动省,布局建设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千里乌江滨河度假旅游带、长征红色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带,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区20个以上。

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2018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2019年,贵州接待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30%以上。

赤水燕子岩景区

铅华洗尽始见金。贵州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新定位、新目标,与外宣形象清晰明朗。疫情褪去,贵州旅游转危为机,正按下“重启键”,迈向新征程。

全域融合形成产业新格局

处处风景处处诗,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打开贵州这幅立体图卷,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层层交错,交相辉映。山川、河流、溶洞、峡谷、瀑布、古镇、乡村等,移步换景,无一不让人为之迷恋。

荔波小七孔景区

今年5月,收录全省415家A级景区、酒店、文化场馆、餐饮、民宿、攻略指南等两万多条基础数据的贵州“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上线,游客只需用手机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即可使用“一码游贵州”平台,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完成“一码千景”的个性化需求。截至目前,“一码游贵州”平台总访问量已达2000多万人次。

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贵州正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综合分析管理体系,搭建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旅游信息、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服务供给相结合,推动旅游业态、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贵州旅游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