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历史文化 擦亮城市名片

赓续历史文化 擦亮城市名片

2024-11-28

来源:央广网

近年来,天门围绕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聚焦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串点成线,逐渐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悠久灿烂的石家河文化、名扬中外的陆羽茶文化、读书育人的状元文化、敢为人先的侨乡文化、香飘万里的蒸菜文化、异彩纷呈的曲艺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塑造出这座城市的独特底蕴与风华。四湖六水绕城过,一城人家半城碧,茶圣故里园风景如画,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水天一色,众多景点一步一景,展现出迷人风采。

曾经,天门受“无景可造,无点可游”观念影响,旅游如同一张白纸。但认真剖析后,天门旅游优势渐显,拥有石家河遗址、茶圣陆羽故里两个稀缺资源,是内陆侨乡、状元之乡、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有明代竟陵文学派以及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天门市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盘“大棋”来谋篇布局——向上,积极对接政策,抢抓机遇;向下,精雕细琢每一个文旅项目和每一处城市规划建设。石家河遗址博物馆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作为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将打造以博物馆为中心的文教与综合服务园区,计划2025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将为天门文旅增添一张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靓丽名片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逛胡家花园,在这座湖北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晚清官邸,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胡家花园总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轴线渐进,前厅后堂”的建筑布局形式。建筑群由中厅、东厅、西厅建筑及其附属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园林组成。其建筑形式、形制、结构处理手法明显带有中国北方民居的特色,如粗犷雄浑的造型,宽阔明朗的空间,高大厚重的构建等,同时又因地制宜地结合南方的气候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构造形式。如坡屋顶的坡度较大,是对北方平缓屋顶的改造。另外,该建筑在墙体、天花板、门柱的装修装饰上,还带有西方装饰的特点,因而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202410月至20252月,茶圣故里园、胡家花园、长寿山原村、七屋岭旅游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方舟生态庄园实行首道门票5折优惠,并推出优惠套餐;发放礼遇高校新生文旅优惠大礼包,为每位在天高校新生发放200元旅游优惠券;对市内旅行社年地接、市外旅行社年送客量、市内宾馆酒店年接待市外游客达到千人以上的,按游客数量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充分挖掘全市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过得硬的精品旅游景区。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5个;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5个。

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个,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5个。游茶圣故里园,登茶经楼,感悟茶文化博大精深;逛胡家花园,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去市博物馆,了解天门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增强文旅融合发展后劲为关键,加强项目布局建设。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指导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彭家垴红色旅游区和南湖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动皂市镇泉堰村创建湖北旅游名村。如今的天门,正逐渐成为一个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和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在山水田园间追寻“诗与远方”。

中心城区建成区达55平方公里、40万人,初步形成中等城市规模。茶圣故里园、胡家花园被确定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挂牌。建成一批省级“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宜居村庄”。天门是全省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之一,空气综合质量长期居全省前列。天门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等称号。

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实施,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不断增加,游客的旅行体验和质量逐步提升,持续擦亮天门文化旅游品牌。

数据最具说服力。2023年,全市游客接待量56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97亿元。

大道其光,步履铿锵。沿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天门正一步一个脚印,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热情洋溢地奔赴文旅融合的“诗与远方”,书写天门文旅产业发展新篇章。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