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观顶村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青观顶村乡村旅游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2022-01-13

来源:中国乡村旅游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实验区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和力度,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助力国际旅游岛和共同家园建设。

金井片区敖东青观顶村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的新路。

“青观顶村被选为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是个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村两委召集村里的所有党员干部走家串户,了解村民想法,并结合青观顶村的实际情况,基本确定了村子的发展方向。”青观顶村党支部书记林月莲说,乡村要振兴,就要把经济发展起来。传统的渔业、坛紫菜产业不能放松,更要利用好青观顶村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民宿。

三面环海的青观顶村,坐落在平潭将军山风景区境内。古朴的村落依山就势,黛青色的石厝错落有致,翠绿的相思林掩映其间,若隐若现。早在2014年,青观顶村就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但由于早期缺乏规划,青观顶村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现。

乡村旅游势头正旺,天时地利又逢人和。在外打拼多年的乡贤林熙义看到契机,决定返乡创业,在青观顶村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在村两委的牵头推动下,林熙义带着设计团队,对村内的古石厝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在保留古石厝建筑本身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基础上,先期对村内8栋古石厝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装修改造。历经多年风吹雨打的古石厝,一改原本残垣破败的旧面貌,又重新焕发了光彩。

“原本村里的大多数古石厝都空置了,如果没有及时修缮改造,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林月莲说,引进专业团队对古石厝进行统一规划,村民们可以将改造后的石厝进行租借,用于民宿经营。古宅不仅得到修缮,村民还增加了租金收入,一举两得。

在一个村里蜿蜒小道的尽头,记者发现了由古石厝改造而成的民宿群落。这里修葺一新的石头厝群被命名为“篱园公社”。石头厝的外观保留了海岛古石厝最原始的风貌,墙角院边鲜花绿植相互映衬,石厝内部也被改造得简约温馨,十分适合度假休闲。

村民陈红的古宅不仅被改造成民宿,原本赋闲在家的她还被林熙义的团队聘请,负责民宿的前台接待工作。

陈红说:“村里兴起了民宿产业,也给我们村村民增加了不少就业的机会,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在新兴旅游产业带动下,民宿也发展起来了,盘活村子里的剩余劳动力,预计可带动20户的村民实现增收。”林月莲说。

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人居环境是关键。如今,走进青观顶村,村道两侧的绿植被经过修剪,整齐美观;村道的另一侧也安装上了护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沿道路依次排开;新修的排水排洪沟渠向远处延伸……昔日村子里臭烘烘的鸡舍鸭棚,在村民们的支持下,也都被已一一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绿植,还搭起了葡萄架子和休闲凉亭。

“乡村环境越变越美。不像以前,这里杂草一堆,那里垃圾一片。”村民林爱玲告诉记者,“村里还给我们分发了百香果树苗,我们将树苗种在房前屋后,不仅好看,还能吃上新鲜的百香果。”

依山而建的青观顶村,由于受地形影响,偌大的村庄,原本没有一处可供村民休闲纳凉的空地,为此,村两委决定在村里寻个合适的地块修建文化广场。这时,村民林拥新和林木春站了出来,将自家合计600多平方米的田地,无偿提供给村里建设文化广场。新建的文化广场干净敞亮,广场上安装了体育器材和石凳,方便村民们闲暇唠家常、锻炼身体。新修的公厕也方便了村民如厕。

“村容村貌发生的改变,少不了村民的支持。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中来,大家都很支持配合,许多村民主动把自家的鸡棚鸭舍迁移改造,用于村里的道路和绿化建设。”林月莲说,往日村民随意乱扔垃圾的现象现在也少了。村民们都很自觉地一起维护环境卫生,把村庄“打扮”得更漂亮。

数据显示,近年来,青观顶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新建文化广场2处、三格化粪池160座,推动3处公厕新、改建,新建排水排洪沟1200余米,推进村道、巷道改造800余米,完善“亮化工程”,在主干道两侧新增太阳能路灯130盏,LED路灯60盏,助力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此外,青观顶村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行动,清理村域内的鸡栏猪舍、露天旱厕改造和积年的卫生死角,推进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将污水管道接入全区管道,大力推进乡村房前屋后绿化,运用闲置农用地及空地种植百香果、香樟、枫树、三角梅等乡土树种共3500株,全面提升了乡村的绿化景观。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