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域旅游让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新疆:全域旅游让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2021-10-14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化上精致的妆容,换上民族服饰,向游客们展示蒙古族歌曲和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53岁的冉尔再每天最期待的事情。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农民冉尔再如今是个家喻户晓的州级非遗传承人。

“每次演出都会收到观众热烈的掌声,他们总是对我们的服饰和歌曲格外感兴趣。”冉尔再说。

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们共同表演蒙古族短调民歌。

博湖县以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得名,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参观游览。近年来,博湖县通过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

“蒙古族的长调、短调、史诗《江格尔》,都是我从小跟着父母学的,从没想过它们能这么受欢迎。”冉尔再说。

“年轻的时候,我以务农为生,家里有30亩地。现在年纪大了,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便开始了表演工作。”她说,“我觉得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能把自己的爱好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我感到无比荣幸。为游客表演也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

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非遗传承人们共同表演蒙古族短调民歌。

目前,博湖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1名。2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内,保存了博湖县自建县以来珍贵的艺术档案和资料。

今年72岁的米代是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村民,她是蒙古族刺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12岁起,米代就从母亲那里接触到了蒙古族刺绣,后来家里所用的衣帽、花鞋、枕套、门帘等用品都是母亲和自己共同绣出来的,刺绣的图案也都有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2012年12月,米代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我特别高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现在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还有2万块钱的补贴,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米代说。

米代老人除了自己刺绣以外,还免费传授技艺,提供原材料,再回收销售,带动200余名妇女就业,让她们在针尖上绣出了一条致富路。

“大学生也经常到我这来学习刺绣。我给别人教做衣服、刺绣都不要钱,只要她们来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她们。学的人越多我越开心,希望把刺绣技艺传承下去。”米代说。

米代制作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刺绣钱包、针线包、靴子、被褥等,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针法多样、绣工精致。经常有游客来到她的工作室,购买纪念品。米代的工作室现已有民族服饰100余种,手工刺绣、旅游纪念品80余种。

近年来,博湖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运用“非遗 节庆、非遗 旅游、非遗 演艺、非遗 体育”的模式,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这种双赢的模式直接解决就业1000多人,间接解决就业500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战立军说。

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吸引了更多游客,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3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5亿元。虽然去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得益于国内良好的防疫措施,游客数量正逐步恢复,预计今年接待游客在300万人次左右。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