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马家山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马家山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2021-09-17

来源:兰州晚报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径,在新时代肩负重要的发展使命。为更好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首先需要明确新时代语境下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和发力点。所谓“新时代语境”,是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步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未来五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央政府部门持续关注乡村旅游,明确了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转化经济发展动能的突出意义,使其成为诸多国家战略和政策的交汇点。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乡村旅游如何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促进农村居民就业。近年来,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现象日益突出,导致当地居民的就业空间和盈利空间不断被外来资本挤占。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应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收富民,带动乡村产业兴旺。乡村旅游在拉动农村人口就业方面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基数较大、就业不充分的基本现实,进一步强化乡村旅游在创造就业、繁荣经济方面的“造血功能”。为此,应从两方面发力:一要创新乡村旅游盈利模式,结合地方特色,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促进产业链本地化,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例如,时下诸多乡村旅游地打造“特色民宿+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有效盘活了地方经济。二要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和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推动乡村文化复兴。近年来,不少乡村地区盲目开发旅游项目,商业化气息过重;轻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造成“千村一面”、内涵不足的局面,乡村旅游未能完全发挥其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旅游地保持乡村性的根本之道,也是延续竞争力与吸引力的根基所在,发展乡村旅游需以推动乡村文化复兴为落脚点。为此,应从两方面发力:一要创新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利用方式,将古老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研发旅游纪念品、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建设乡村文化博物馆等多种方式活化遗产、活态展示。二要加强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激励村民自发参与文化保护与传承,强化村民对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三是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旅游发展打破了乡村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封闭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治理问题。因此,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落脚点之一在于构建稳定高效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治理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机制保障。为此,应从两方面发力:一要强化方向引领和顶层设计,出台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乡村旅游建设与服务规范,加强规划指导与市场监管。二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行业协会、村民等多方主体的重要作用,推动建立多方联动、共建共治的乡村旅游治理体系。

四是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旅游体验需求,也要最大限度满足当地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其参与旅游发展的获得感,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和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为此,应从两方面发力:一要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在地化水平。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以增加农民收益为根本发展原则,倡导以社区为主导的旅游开发途径,保障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决策的话语权,加强政策扶持和智力支持,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发展收益。二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防止超过目的地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建设,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景观。

马家山村位于兰州市西固区东南部二阴山区,全境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720米,依托关山森林公园北部延伸部分,总体呈“三山两沟”山区梯田势态,是典型的山区自然村。这里的土地一直都是三级提灌的黄河水浇灌,鸭儿洼的萝卜、郝家山的苹果、马家山的百合等特产声名远扬。

穿过田园综合体大厅,就是一排排别致的农家小院,巷道内种植了各种绿植,田园内外生机勃勃。在一座四合院的窑洞内,土炕上摆放的桌子和各种农家陈设,让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城里人则对此感觉十分新奇,游客吴先生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住惯了高楼大厦,感受多了城市的喧嚣,偶尔来这里体验乡村的气息,感觉很快乐!”

村民郝世斗说,他的果园就在田园综合体附近,种植了7亩地的苹果和百合,今年长势不错,希望游客们都来品尝他的苹果,顺便捎带点百合回去。村民张师傅就在田园综合体门口卖沙果子,他说,全村就他家种植了几棵沙果子树,今年产了不少,有的人专门从城里到这里来买沙果子,现在沙果子树越来越少了,市场上很难见到,因此这种果子越来越稀有。

近年来,马家山村在持续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种植品种多样的水果、蔬菜。现在基本形成了六月有大接杏,七月有白凤桃,八月有巴梨,九月有核桃,十月有红富士、蛇果,十一月有百合。同时,茄子、辣子、西红柿、豆角等品类繁多的高原夏菜全部高产,村民依靠种植果蔬,实现农业增效。

在田园综合体蓬勃发展的同时,马家山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文、旅、游融合的路子,通过实施“支部+协会+企业+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发挥协会作用,让群众真正受益。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既有长期合同工,又有农闲期间在田园综合体的果园、菜地帮助管理的临时工。同时,开发了文旅集市和骑行驿站,让来田园综合体游玩的市民既享受了田园风光,走的时候还带上村民采摘的新鲜果蔬,农民的“钱袋子”变得越来越鼓了。

“田园综合体建成后,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田园综合体负责人陈明东说,在果蔬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的情况下,马家山村持续探索,不断创新,在夯实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立足自身良好生态环境、丰富旅游资源和典型城郊村区位优势,借助省级森林公园——关山森林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发展以旅游休闲观光、设施农业景观为重点的乡村旅游。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后,在区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马家山村调整发展思路,确定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马家山田园综合体,建设特色生态园、中华孔雀园、林果科技示范园、百合产业智创园、乡宿培育园等5个重点发展特色创意园。经过4年不懈努力,今年7月马家山田园综合体一期工程建成,顺利实现开园,尤其是重点项目环盛生态园和麦香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迅速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村上积极争取,隆重举办了西固区乡村文化旅游节,向全区人民集中展示了马家山乡村旅游发展成果,擘画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